Skip to main content
  1. 论文/

生成式AI大模型的全球治理方案: 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1847 words·4 mins
人工智能 全球治理 欧盟 数字服务法 数字市场法 技术风险 法律规制 国际竞争 数据保护 科技法
Table of Contents

✏️ 严驰

要点总结
#

生成式AI大模型在推动科技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风险和矛盾,尤其是巩固了美国的数字霸权地位。欧盟作为全球数字规则的引领者,通过《数字服务法》(DSA)和《数字市场法》(DMA)等立法,试图维护数字时代的国际力量平衡。本文提出,生成式AI大模型应被纳入DSA中的“在线搜索引擎”范畴,并通过DMA的“守门人”制度防范垄断风险,以塑造更加公正的国际科技竞争秩序。

本文从社会和国家两个层面分析了生成式AI大模型全球治理的必要性。社会层面,生成式AI大模型带来了就业减少、社会分化、数据偏见等风险,亟需全球治理规则来应对。国家层面,美国的数字霸权扩张加剧了国际竞争,生成式AI大模型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科技优势。借鉴欧盟的数字规则,尤其是DSA和DMA,可以为生成式AI大模型的全球治理提供有效框架,遏制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推动全球科技合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要点
#

论文重要性
#

生成式AI大模型的全球治理方案对于应对技术风险、遏制美国数字霸权、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迫在眉睫。欧盟的DSA和DMA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未来需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确保生成式AI技术的健康发展,减少国际冲突,推动全球科技合作的深化。


深度解读
#

生成式AI风险
#

生成式AI大模型如ChatGPT、Bard等在推动技术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系统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数据泄露、版权侵权、算法歧视等,甚至可能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OpenAI在GPT-4的官方解读中也指出,隐私、虚假信息、网络安全等问题是当前生成式AI面临的主要挑战。科林格里奇困境表明,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难以预见的社会后果逐渐显现,导致对其控制变得极为困难。因此,生成式AI大模型的发展亟需法律规制,确保技术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治理框架应注重国际合作,避免技术滥用带来的全球性风险。

欧盟数字规则
#

欧盟在数字规则制定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特别是在《数字服务法》(DSA)和《数字市场法》(DMA)的框架下,欧盟试图通过**“守门人”制度分级监管**来应对数字平台和生成式AI大模型的潜在风险。DSA通过明确中介服务的分类和分级义务,为生成式AI大模型的监管提供了参考。DMA则通过反垄断机制,防止大型数字平台的恶性竞争。欧盟的规则设计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特别是在遏制美国数字霸权和维护国际科技竞争秩序方面。然而,欧盟的规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生成式AI大模型的技术属性定义不够精准,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

中美欧数字博弈
#

生成式AI大模型的发展加剧了中美欧之间的数字博弈。美国凭借其在AI领域的领先优势,试图通过技术封锁和数字霸权巩固其全球地位。中国虽然在AI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仍与美国存在差距。欧盟则通过DSA、DMA等立法,试图在数字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平衡中美之间的竞争。欧盟的“数字主权”战略不仅旨在维护其核心价值观,还试图通过国际合作遏制美国的单边主义。然而,中美欧之间的竞争也带来了规则碎片化的风险,未来需要通过多边合作,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框架。

全球治理方案
#

生成式AI大模型的全球治理方案需要国际合作多边主义的支持。欧盟的DSA和DMA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在技术属性和反垄断机制方面。然而,现有的治理框架仍存在不足,例如对生成式AI大模型的技术复杂性缺乏精准定义,且规则的单边化趋势增加了国际冲突的可能性。未来的治理方案应注重规则的普适性和包容性,避免因意识形态偏见导致的对立。同时,生成式AI大模型的治理应结合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细化事前责任,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全球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

技术多边主义
#

生成式AI大模型的全球治理需要技术多边主义的支持,避免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干扰。欧盟通过DSA和DMA等立法,试图在中美之间扮演平衡者的角色,维护数字时代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技术多边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国际合作,形成全球性的治理共识,避免规则碎片化和单边化。生成式AI大模型的治理应借鉴欧盟的“布鲁塞尔效应”,推动全球规则的迅速形成。然而,技术多边主义的实施也面临挑战,例如如何平衡各国的利益诉求,避免规则被少数国家主导。未来的治理框架应注重公平性和透明度,确保全球治理方案能够真正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完整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