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论文/

大型语言模型在加密货币证券案件中的应用:GPT模型能否真正帮助律师?

·3250 words·7 mins
加密货币 证券法 人工智能 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 法律推理 法律起草 陪审员决策
Table of Contents

✏️ Arianna Trozze
✏️ Toby Davies
✏️ Bennett Kleinberg

要点总结
#

研究背景和问题: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法律任务中的应用潜力备受关注,但缺乏实证研究。本文以加密货币证券案件为例,研究了GPT-3.5的法律推理能力和ChatGPT的法律起草能力。研究问题包括:1)GPT-3.5能否准确识别案件事实中的潜在法律违规行为;2)由ChatGPT起草的诉状与律师起草的诉状在陪审团决策中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论和贡献:研究通过向GPT-3.5输入真实案件的事实模式,评估其识别潜在法律违规的能力,并使用模拟陪审团评估ChatGPT和律师起草的诉状。结果表明,GPT-3.5在法律推理任务中表现较弱,但ChatGPT在法律起草任务中表现较好,陪审团的决策与诉状作者无显著关联。本文首次系统研究了LLMs在诉讼、证券法和加密货币相关案件中的法律起草和推理能力。

关键要点
#

论文重要性
#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为LLMs在法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证依据,特别是在加密货币证券案件中。研究表明,尽管GPT-3.5在法律推理任务中表现有限,但ChatGPT的法律起草能力可能为律师提供辅助支持,减少起草时间。与当前研究趋势的关联在于,随着AI技术的进步,LLMs在法律领域的应用潜力逐渐显现。未来研究方向可以包括进一步优化模型的法律推理能力,以及探索LLMs在其他法律领域的应用。


图表分析
#

GPT-3.5 评分流程示例
#

🔼 该图展示了 GPT-3.5 模型在识别美国联邦法律违规行为时的评分流程示例。左侧列出了原始诉状中的指控,包括第一项指控:违反《证券交易法》第10(b)条和规则10b-5;第二项指控:违反《投资顾问法》第206(1)条和第206(2)条。中间部分是 GPT-3.5 模型对案例的输出,它指出被告通过欺诈活动违反了联邦民事法律,具体包括《1933年证券法》第17条,《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b-5条以及《1940年投资顾问法》第206(1)和206(2)条。右侧是 GPT-3.5 识别出的指控,包括《1933年证券法》第17条,《1934年证券交易法》规则10b-5以及《1940年投资顾问法》第206(1)和206(2)条。图中还详细说明了如何计算真阳性(True Positives)、假阳性(False Positives)和假阴性(False Negatives)。真阳性(1.5分):GPT-3.5 正确识别了原始诉状中第二项指控中的《投资顾问法》第206(1)和206(2)条,得1分;同时,正确识别了第一项指控中的规则10b-5,但遗漏了第10(b)条,因此得0.5分。假阳性(1分):GPT-3.5 提出了违反《1933年证券法》第17条的指控,而该项指控并未出现在原始诉状中。假阴性(0.5分):GPT-3.5 未能识别出原始诉状中指控的《证券交易法》第10(b)条。最终的精确率(Precision)为 60%,召回率(Recall)为 75%,F1 分数为 66.67%。此图通过示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评估 GPT-3.5 在法律推理方面的表现,通过对比模型的输出与原始诉状中的指控,从而得出其在识别法律违规行为方面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这个具体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模型在识别正确的违规行为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但也会遗漏一些重要的指控,并可能引入不正确的指控。因此,该模型的法律推理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法律从业者来说,这意味着目前 AI 模型仍然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使用,而非完全替代人类进行法律分析。

更多图表分析

美国受访者地理分布
#

🔼 这张地图展示了参与该研究的受访者在美国的地理分布。地图上使用了红色标记来指示受访者所在的具体位置。从视觉上看,受访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人口稠密的地区。此外,中西部地区也有一些零星分布,如俄亥俄州和伊利诺伊州。西部地区的分布相对较少,但在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俄勒冈州也有一些标记,阿拉斯加州有一个标记,代表着最北端的受访者。整体来看,受访者的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聚集,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较为密集,而其他地区则相对稀疏。这种分布可能与人口密度、城市化程度以及研究参与者的招募方式有关。地图的呈现方式清晰易懂,红色标记在地图上非常突出,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受访者的分布情况。这种地理分布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来自不同地区的受访者可能在法律观念或对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上存在差异,值得在分析研究结果时加以考虑。地图下方标注着 “Fig. 2. Accepted participant location”, 明确说明了该图所代表的内容。此外,地图还包括了必要的地理信息,如国家名称、主要城市和海洋的名称,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地理背景。该地图作为研究的一部分,能够直观地展示受访者的地理分布,有助于研究者和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样本的代表性。

深度解读
#

GPT-3.5法律推理
#

本论文研究了GPT-3.5在法律推理任务中的表现,特别是在加密货币证券案件中识别潜在法律违规行为的能力。研究发现,GPT-3.5在识别法律违规方面的表现较弱,尤其是在遗漏相关违规行为方面。尽管它能够正确识别一些违规行为,但往往遗漏了更多的正确违规行为。这表明,GPT-3.5在法律推理任务中的表现尚不足以完全替代律师,尤其是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然而,GPT-3.5在识别违规行为时的精确度较高,这意味着它提出的违规建议通常是正确的,只是遗漏了其他可能的违规行为。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改进模型和提示工程来进一步提升其表现。

ChatGPT法律起草
#

论文还探讨了ChatGPT在法律起草任务中的表现,特别是其在加密货币证券集体诉讼案件中的诉状起草能力。研究发现,ChatGPT在起草法律文件方面的表现与律师相当,陪审员在阅读由ChatGPT起草的诉状时,其决策与阅读律师起草的诉状时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ChatGPT在法律起草任务中具有一定的潜力,能够帮助律师节省时间。然而,ChatGPT起草的文件通常更为简洁,缺乏律师起草文件中的细节和抽象性。尽管如此,ChatGPT的表现仍然令人鼓舞,尤其是在处理法律文件的基本结构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提示工程和模型改进来提升其起草能力。

陪审员决策
#

研究还通过模拟陪审员实验,探讨了由ChatGPT和律师起草的诉状对陪审员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陪审员在阅读由ChatGPT起草的诉状时,其决策与阅读律师起草的诉状时没有显著差异。此外,陪审员对两种诉状的信心水平也相似。这表明,ChatGPT在法律起草任务中的表现足以影响陪审员的决策,尽管其起草的文件可能不如律师起草的文件详细。这一发现为ChatGPT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持,尤其是在需要快速起草法律文件的场景中。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改进模型和提示工程来提升其起草能力。

未来研究方向
#

论文提出了几个未来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在提升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法律任务中的应用方面。首先,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通过改进提示工程和模型训练来提升LLMs在法律推理任务中的表现。其次,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LLMs在不同法律领域的应用,例如税法、合同法等。此外,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探索如何通过结合更多的法律数据和案例来提升LLMs的表现。这些研究方向的探索将对法律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自动化法律服务和提高法律效率方面。同时,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LLMs在法律任务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模型局限性
#

论文还讨论了GPT-3.5和ChatGPT在法律任务中的局限性。首先,GPT-3.5在法律推理任务中的表现较弱,尤其是在遗漏相关违规行为方面。其次,ChatGPT在法律起草任务中虽然表现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其起草的文件通常较为简洁,缺乏律师起草文件中的细节和抽象性。此外,LLMs在处理复杂法律任务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需要深入法律推理和战略决策的场景中。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改进模型和提示工程来进一步提升其表现,并探索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

完整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