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论文/

数字孪生城市:赋能城市'全周期管理'的新思路

·1789 words·4 mins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城市 数字治理 城市治理 全周期管理
Table of Contents

✏️ 毛子骏
✏️ 黄膺旭

要点总结
#

新冠疫情防控暴露了我国城市治理体系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周期管理”意识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方向。城市治理面临运行规律隐蔽、治理模式碎片化、公众需求多元化等现实困境。数字孪生城市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集成应用,能够通过虚实映射和数据驱动,帮助洞悉城市运行规律,构建治理闭环链条,促进资源灵活使用,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数字孪生城市通过物理城市与虚拟城市的精准映射,实现了城市运行的全场景透视、全流程管控和全要素统筹。它通过数据闭环赋能体系,实时感知城市状态,模拟仿真城市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市治理的协同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数字孪生城市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的前瞻性和整体性,还为公众参与治理提供了新途径,推动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

关键要点
#

论文重要性
#

数字孪生城市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通过虚实映射和数据驱动,解决了传统城市治理中的碎片化、低效化问题。它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科学性和协同性,还为公众参与治理提供了新途径,推动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孪生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治理的重要方向,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地与实践。


深度解读
#

数字孪生赋能
#

数字孪生城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能够有效赋能城市“全周期管理”。通过虚实精准映射、数据驱动决策和自我迭代优化,数字孪生城市能够帮助洞悉城市运行规律、构建城市治理的闭环链条、促进城市资源的灵活使用,并践行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性和效率,还能在突发事件中提供快速响应和决策支持。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数字孪生技术被用于疫情的可视化展现和防控决策的动态调整,显著提高了城市治理的应急能力。然而,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仍面临技术应用割裂、数据碎片化分布等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技术的成熟应用。

全周期管理
#

**城市“全周期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理念,强调对城市治理的全场景、全过程、全要素的综合管控。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城市治理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以应对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城市“全周期管理”得以实现多维透视城市运行全场景、贯通管控城市治理全流程、统筹协调城市系统全要素。 例如,北京市通州区通过三维立体化展示地下管线布局,显著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然而,城市“全周期管理”的实施仍面临城市运行规律隐蔽难寻、治理模式碎片化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和资源配置。

技术治理挑战
#

技术治理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虽然带来了显著的红利,但也伴随着诸多挑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广泛应用,虽然提高了治理效率,但也引发了技术本身的安全隐患、对公民权利的侵犯、技术鸿沟的扩大等问题。例如,一些城市政府在未明确自身需求和治理逻辑的情况下,盲目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导致资源浪费和治理效率低下。 未来,技术治理需要在确保技术安全性和公民权利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技术应用模式,推动技术与治理需求的深度融合。

公共服务优化
#

数字孪生城市通过精准感知公众需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生成个人画像和城市画像,政府能够精准识别和预测公众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公共服务。 例如,上海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政务服务大厅,为公众提供立体式、沉浸式的虚拟服务体验。然而,公共服务供给仍面临供给规模受限、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和多元化。

未来研究方向
#

数字孪生城市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在多个方向进行深入探索。首先,需要进一步整合多源数据,优化数字孪生城市的数据闭环赋能体系,提升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其次,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更多城市治理场景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公共决策支持方面。此外,未来研究还应关注数字孪生城市对公民参与的影响,探索如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促进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提升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最后,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需要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城市治理的协同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共治模式的形成。

完整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