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论文/

国内数据要素价值化研究综述及展望

·1810 words·4 mins
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价值 数据交易 数据资产 数字经济
Table of Contents

✏️ 赵蔡晶

要点总结
#

数据要素价值化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从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内涵、实现机理、驱动因素、障碍与发展路径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的研究热点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研究主题和内容日趋多元化,研究方法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概念不清晰、理论基础滞后、微观测算不足等问题,亟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数据要素价值化的核心在于通过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释放数据的潜在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提出了数据要素价值化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多学科交叉研究、数据要素价值化的路径探索、数据要素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生态体系构建等。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数据要素价值化的概念界定、理论深化、微观测算方法的创新,以及数据要素在不同产业场景中的应用。通过制度、市场、生态和技术等多维路径,推动数据要素价值的充分释放,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要点
#

论文重要性
#

**数据要素价值化的研究对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数据成为第五种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数据要素价值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也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释放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促进数字经济的繁荣。


深度解读
#

数据要素价值化
#

数据要素价值化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本文从数据要素的内涵、实现机理、驱动因素及障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数据要素价值化的核心在于通过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等方式,将数据从资源形态逐步转化为资产和资本形态,进而释放其经济价值。然而,当前研究在数据要素的概念界定、价值测量及实现路径上仍存在较大争议。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注重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在数据要素的价值评估、定价机制及法律确权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此外,数据要素的流通交易市场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数据确权、定价机制及隐私保护等方面,亟需政策与技术的双重支持。

数据确权机制
#

数据确权机制是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前提条件。本文指出,数据确权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界定数据的权属,特别是在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的分配上。传统权利派主张通过现有法律体系解释数据权属,而新型权利派则提出数据权利应兼具人格权与财产权属性。随着《数据二十条》的出台,数据确权的研究逐渐从理论探讨转向实践落地,但如何在多方主体之间平衡权益分配仍是当前的主要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数据权利的外延与内涵,特别是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背景下,探索数据确权的可行路径。

数据定价机制
#

数据定价机制是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关键环节。本文指出,数据定价的难点在于数据的可复制性和可变性,导致其价值难以通过传统生产要素的定价方式进行衡量。生产成本定价数据价值定价是当前主要的定价策略,前者侧重于数据供给方的成本核算,后者则侧重于数据使用方的价值评估。未来的研究应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探索多样化的定价方法,如拍卖定价、博弈论定价等。此外,数据定价的透明性与流动性问题仍需通过技术手段和政策支持加以解决,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数据开发利用
#

数据开发利用是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指出,原始数据仅具有潜在价值,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将其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数据产品。政府数据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在数据开放与共享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社会化建构充分挖掘数据的经济社会价值成为关键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数据开发利用的增值模型,特别是在数据赋能、技术驱动和政策引领等方面,提出更具操作性的价值增值路径。此外,数据开发利用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问题仍需通过技术创新加以解决。

数据要素市场障碍
#

数据要素市场障碍是当前数据要素价值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法律和市场两个维度分析了数据要素价值化的障碍。法律障碍主要体现在数据权属界定不清和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不足,导致数据流通交易的合法性面临挑战。市场障碍则体现在市场供给不足、需求未激发及交易规则不健全等方面,导致数据要素的流通效率低下。未来的研究应注重制度路径、市场路径、生态路径和技术路径的综合应用,特别是在数据要素市场的法律保障、交易规则完善及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完整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