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论文/

我国构建数据新型要素市场体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672 words·4 mins
数据要素 数据治理 数据安全 数据交易 数据市场 数字化转型
Table of Contents

✏️ 于施洋
✏️ 王建冬
✏️ 郭巧敏

要点总结
#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要求建立健全市场评价贡献和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然而,我国在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过程中,面临统筹力度弱、数据立法欠缺、交易市场瓶颈大、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数据市场监管难、数据安全保障差等六大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也制约了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五大对策:搭建公共平台,完善数据流通的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市场环境,推动数据确权定价和简化市场准入机制;研究配套政策,完善数据要素流通分配政策工具箱;推动协同联动,促进数据与其他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优化市场结构,释放数据要素的转型带动作用。这些对策旨在通过多方协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要点
#

论文重要性
#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其市场化配置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还直接影响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的格局。 本文提出的六大挑战和五大对策,为构建健康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提供了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未来,随着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要素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有效流通。


深度解读
#

数据要素市场
#

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构建超大规模数据要素市场的重大意义,指出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具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不仅是抢占全球数字经济制高点的战略需要,也是解放数字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我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面临统筹力度弱数据立法欠缺交易市场瓶颈大等六大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搭建公共平台、完善市场要件、研究配套政策等五大对策,旨在通过数据要素的自由流通,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数字化转型。

数据立法挑战
#

数据作为一种虚拟物品,其权利体系与传统实物有显著差异,全球范围内数据确权问题均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在数据开放、交易和安全层面的立法亟需突破,特别是在数据权属界定交易市场准入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当前,我国数据立法滞后于西方国家,缺乏专门的下位法支持。相比之下,欧盟、美国等已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法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据保护体系。因此,我国亟需加快数据立法进程,明确数据权属,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易市场准入和监管机制,以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挑战。

数据交易瓶颈
#

数据交易市场的培育面临多重瓶颈,主要体现在数据标准化资产化商品化体系尚未建立。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易标准,数据交易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信任机制难以建立等问题。此外,数据定价模式缺乏系统框架,导致交易市场难以形成。论文指出,未来应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资源流通交易体系,明确数据登记、评估、定价等机制,推动数据要素的顺畅流通。同时,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数据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进一步促进数据交易市场的发展。

数据安全风险
#

数据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治理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泄露可能对个人、企业和政府造成严重影响。当前,我国在数据安全方面面临技术架构变革带来的漏洞风险网络安全产业整体实力弱等挑战。论文强调,未来应通过建立数据安全备案机制、提升数据安全事件应急解决能力等措施,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同时,应推动数据安全技术的创新,提升大数据平台的安全机制,确保数据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区域协调发展
#

数据要素具有超越时空的独特属性,能够对经济地理产生颠覆性影响。论文指出,数据要素的跨地域流通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东中西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失衡,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强但算力资源紧张,中西部地区能源和算力资源丰富但产业发展层级低。通过构建全国范围的数据要素流通大市场,可以推动东数西算工程,促进东部产业资源与西部算力和能源资源的有效衔接,形成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完整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