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论文/

数据要素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 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1758 words·4 mins
数据要素 供应链韧性 理论机制 创新效应 信息效应 供应链网络 风险管理 企业供应链 数字经济 供应链治理
Table of Contents

✏️ 李晓梅
✏️ 刘姗姗

要点总结
#

随着供应链系统面临的环境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数据要素成为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供应链网络特征,从主体韧性和关系韧性两个维度构建供应链韧性衡量指标,并利用2015—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显著增强供应链主体韧性和关系韧性,主要通过赋能激发创新效应和信息效应,进而提升供应链整体韧性。

本文通过基准回归分析、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效应。创新效应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主体韧性,而信息效应通过促进企业间信息共享增强关系韧性。此外,数据要素的赋能效应因企业规模、行业、地区市场化水平等因素存在异质性,大规模企业、竞争性行业企业以及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要点
#

论文重要性
#

本研究揭示了数据要素在提升供应链韧性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数据要素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供应链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尤其是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共享水平方面。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数据要素赋能供应链韧性的经济后果,如企业生产率和供应链绩效的提升,为供应链治理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深度解读
#

数据要素赋能
#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数据要素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供应链的韧性。具体而言,数据要素通过赋能企业创新效应和信息效应,分别增强了供应链的主体韧性和关系韧性。创新效应体现在数据要素能够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企业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风险应对能力;信息效应则体现在数据要素能够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维持稳定的供需关系。研究还发现,数据要素的赋能效应在不同企业规模和行业中存在异质性,大规模企业和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受益更为显著。这一发现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利用数据要素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供应链韧性机制
#

本文从供应链网络特征出发,将供应链韧性分解为主体韧性关系韧性两个维度。主体韧性主要体现在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而关系韧性则体现在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稳定度。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这两个维度的韧性。具体而言,数据要素通过赋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共享水平,分别增强了供应链的主体韧性和关系韧性。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供应链韧性的理论研究,还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通过数据要素的应用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创新效应
#

本文研究发现,数据要素通过赋能企业的创新效应,显著提升了供应链的主体韧性。具体而言,数据要素的应用能够增强企业的创新意愿、提升创新效率,并破除创新主体限制,拓展创新要素来源。通过数据要素的应用,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提升风险承担能力,从而增强供应链的主体韧性。这一发现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通过数据要素的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通过创新效应增强韧性提供了实践指导。

信息效应
#

本文研究发现,数据要素通过赋能企业的信息效应,显著提升了供应链的关系韧性。具体而言,数据要素的应用能够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增强企业间的协作稳定性。通过数据要素的应用,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供应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升供需关系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供应链的关系韧性。这一发现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通过数据要素的应用提升信息共享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通过信息效应增强供应链韧性提供了实践指导。

异质性分析
#

本文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效应在不同企业规模和行业中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大规模企业和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在数据要素应用方面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原因在于,大规模企业在数据化认知、人才、资金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能够更好地推动数据要素在供应链中的应用;而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则更愿意尝试将新型要素用于运营活动中,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一发现为企业在不同内外部环境下如何通过数据要素的应用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时提供了理论依据。

完整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