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论文/

人工智能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基于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的视角

·1808 words·4 mins
人工智能 企业生产率 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词典
Table of Contents

✏️ 姚加权
✏️ 张锟澎
✏️ 郭李鹏
✏️ 冯绪

要点总结
#

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微观企业层面,人工智能如何影响生产效率以及如何调整劳动力结构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仍缺乏明确的研究结论。本文通过机器学习方法生成人工智能词典,并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专利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企业层面的人工智能指标。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生产率,并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人工智能通过减少对常规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一过程体现了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的调整。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的产权性质、人才获取方式、劳动力保障、治理结构等因素对人工智能的生产率效应有显著影响。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因素也影响了人工智能的生产率效应。最后,本文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高了企业价值。这些发现为理解人工智能在微观企业层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要点
#

论文重要性
#

这项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在微观企业层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提升生产效率和调整劳动力结构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通过替代低技能劳动力来降低成本,还能通过增加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来推动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这一发现与当前全球范围内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趋势高度契合,为企业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中优化劳动力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异质性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支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深度解读
#

AI提升生产率
#

人工智能(AI)显著提升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通过机器学习方法生成的人工智能词典,本文对上市公司年报和专利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企业层面的人工智能指标。研究发现,AI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具体而言,AI通过减少对常规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优化了企业的劳动力技能结构,提升了生产效率。这一发现否定了索洛的“生产率悖论”,表明AI在企业层面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劳动力结构调整
#

AI通过调整劳动力技能结构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研究发现,AI的应用促使企业减少对常规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增加对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常规低技能劳动力主要从事重复性、低技能的工作,如生产、业务、市场和财务人员,而AI技术能够通过智能机器替代这些岗位。另一方面,AI技术提升了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如技术和研发人员,这些岗位需要更高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专长。这种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是企业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机制,尤其是在高技能劳动力与AI技术互补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企业异质性影响
#

AI的生产率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AI生产率效应更为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风险承担能力,能够更好地进行AI技术的投资和应用。此外,技术型并购企业、劳动力保障较好的企业以及拥有技术型董事会的企业,AI的生产率效应也更为明显。这些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资源禀赋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AI技术的应用,从而更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在AI技术的应用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行业与地区差异
#

AI的生产率效应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AI的生产率效应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行业,这些行业拥有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和更快的技术创新速度,能够更好地与AI技术结合,从而提升生产效率。此外,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的地区,AI的生产率效应也更为显著。这表明,AI技术的应用不仅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资源,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如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

AI提升企业价值
#

AI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价值。研究发现,AI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投资者对AI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具体而言,企业AI水平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企业价值(Tobin’s Q)将提高10.14%。这一发现表明,市场投资者能够识别AI技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AI技术通过优化劳动力结构和提升生产效率,最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这一结论为企业进一步投资AI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完整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