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论文/

ChatGPT 时代下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的企业内部审计智能预警——以往来款项审计为例

·2125 words·5 mins
深度自编码器 内部审计风险预警 应收及应付账款 智能审计 ChatGPT 深度学习 审计特征 风险预警模型 大数据技术 多任务学习
Table of Contents

✏️ 程平
✏️ 喻畅
✏️ 王健俊

要点总结
#

随着企业运营环境的复杂化,传统审计方法已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信息量。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针对现有审计风险预警中传统机器学习泛化能力有限、特征分析维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的方法,旨在通过无监督学习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审计风险预警的精度和鲁棒性。

本文首先从业务匹配、期限结构、减值损失、关联交易、单体统计和文本信息等多个角度筛选提取审计特征,构建了基于Bi-LSTM的深度自编码器模型,并结合注意力机制和多任务学习思想,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稳定性。通过企业真实数据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预警时间窗口下能够高效精准地挖掘审计特征,显著提升了审计风险预警的精度和鲁棒性,并能够识别出导致风险的关键因素,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智能化决策支持。

关键要点
#

论文重要性
#

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在ChatGPT时代下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智能化决策支持。随着企业运营环境的复杂化,传统审计方法已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信息量。本文提出的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的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审计风险预警的精度和鲁棒性,还能够识别出导致风险的关键因素,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和普适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至非结构化数据的审计分析,以更好地实现预警的最终目标。


深度解读
#

智能审计革新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DAE)的智能审计预警模型,结合了ChatGPT的技术内核,显著提升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智能化水平。传统审计方法在面对日益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时,难以应对信息熵激增的挑战。本文通过引入无监督学习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能够从多维度提取审计特征的模型,有效解决了传统机器学习在泛化能力和特征分析上的不足。该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通过重构误差识别异常样本,从而实现对审计风险的事前预警。此外,模型还结合了注意力机制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进一步提升了特征挖掘的精度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预警时间窗口下均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多维度特征提取
#

本文从业务匹配、期限结构、减值损失、关联交易、单体统计和文本信息六个维度提取了审计特征,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审计预警指标体系。业务匹配层面通过分析应收/应付账款的余额占比、预提费用计发比等指标,识别企业是否存在隐藏收入或虚报采购的行为。期限结构层面则通过高账龄款项占比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评估企业的债务风险和回收效率。减值损失层面引入了坏账计提占比和实际坏账核销率,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财务舞弊行为。关联交易层面通过分析关联方往来的资金流动,揭示可能的利益输送和利润操控。单体统计层面则通过统计供应商和客户的账款变动情况,识别企业经营中的潜在风险。文本信息层面则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财务凭证摘要和合同文本的相似性,进一步捕捉企业的财务违规意图。这种多维度的特征提取方法,显著提升了审计预警模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无监督学习优势
#

本文提出的审计预警模型采用了无监督学习技术,显著优于传统的监督学习方法。监督学习方法在处理类别不平衡的数据集时,往往会因过度学习大类样本而忽视小类风险样本,导致泛化性能欠佳。相比之下,无监督学习通过自编码器架构,能够在不依赖标签的情况下,通过重构误差识别异常样本,从而有效解决了类别不平衡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无监督模型在召回率F1值上均显著优于传统的监督学习方法,尤其是在识别风险样本时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这种无监督学习的方法不仅降低了审计预警的漏判率,还为企业在复杂经营环境下的风险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集成迁移学习
#

为了进一步提升审计预警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本文引入了集成迁移学习技术。通过将多个自编码器模型进行集成,并结合迁移学习方法,模型能够在不同的训练样本和测试集下保持较高的预测精度。集成学习通过多个模型的并行训练和微调,有效减少了单一模型可能存在的偏差,提升了模型的稳定性。迁移学习则通过将源域的训练结果迁移到目标域,进一步缩小了不同企业样本之间的特征差异,确保了模型在不同审计场景下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集成迁移学习方法在准确率召回率上均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显著降低了审计预警的误判和漏判概率。这种集成迁移学习的框架,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智能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案

未来研究方向
#

本文的研究为智能审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到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如财报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监管问询函回复等文本信息,以捕捉企业财务舞弊的潜在动机。此外,ChatGPT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审计领域,帮助审计人员从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探索如何将更多的外部数据源(如行业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纳入审计预警模型,以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后,模型的实时性和可解释性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如何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提升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将是未来智能审计研究的关键挑战。

完整论文
#